相較於現在的年輕人是在周杰倫、蔡依林、星光幫的歌聲中長大,以及只能在KTV的喧鬧中唱歌,我很慶幸完整經歷了整個校園民歌的發展與興衰。

  校園民歌究竟源自於何時,我想並不能以一首歌、一位歌手或一個時間點來做代表,那應該是一種風氣的漸起,在傳統校園走到民風漸開的年代所激發出來的新生命。一般認為這個時代的開始要追溯到一九七○年代初期,在這之前是「群星會」的時代,代表性人物如鳳飛飛、劉文正、蕭孋珠等等,不過這種經過華麗包裝的音樂與鼓霸大樂隊的伴奏形式難以引起年輕人的共鳴,當時校園學子唱的大多是西洋流行音樂,也因此有楊弦、胡德夫、吳楚楚等人開始嚐試他們所說的「寫自己的歌」。到了一九七○年代中末期,出現了葉佳修、王夢麟、包美聖、陳明昭等創作人與歌手,逐漸讓這樣的樂風蔚為風潮,受到年輕人的傳唱。

有「台灣民歌之父」之稱的楊弦


  然而真正讓校園民歌如野火撩原之勢成為當代音樂主流的關鍵應該在於「金韻獎」比賽的開辦,鼓勵了許多校園學子開始嚐試創作與演唱,由此脫穎而出者包括王海玲、齊豫、鄭怡、王新蓮、施孝榮、李建復、黃大城、蘇來等等。
曲風清新、旋律單純,歌詞要不是富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就是無拘無束的隨興自在,內容多半在抒發學生時期特有的青春情懷,當然也不免帶有一些「為賦新詩強說愁」的青澀。在編曲配樂方面除了不可少的吉他,也加入弦樂、MIDI,甚至一些古典音樂的元素,陳志遠、陳樂融、李泰祥等都是當時相當優秀的編曲者。



隨手就想到「偈」這首歌 ~鄭愁予作詞   蘇來作曲  王海玲演唱

不再流浪了
我不願做空間的歌者
寧願是時間的石人
然而我又是宇宙的遊子

地球你不需留我
這土地我一方來  將八方離去



  歌曲旋律與王海玲的美聲空靈縹渺,歌詞也很有意境,雖然在我看來有些不知所云,不過在當時這樣的歌就是能引起共鳴、打動人心。

  對我來說,「蘭花草」(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是我接觸民歌的起始點,印象之深彷彿昨日,當時我才小六,某日和哥哥一起在浴室泡澡玩水,他教我唱了這首歌,也開啟了我對民歌的喜愛。接著在國中的三年,校園民歌可說宛如古典樂派所說的「傑作之林」,上百首民歌佔據了校園的每個角落,成為當時年輕人共同的文化、語言與交流方式。

校園民歌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建復」

  在那個年代唱民歌當然要有一把吉他才會拉風,在我唸專一(五專)時,幾位喜歡唱歌的同學自然就湊在一起,就在那時買了我的第一把吉他(如下圖)。記得那把吉他約二千多元,算是入門款,不過其明亮的音色讓我毫不懷疑它絕對是世上最棒的吉他。由於我從小便愛唱歌,在小一時考試進入榮星兒童合唱團,再加上學習鋼琴、小提琴,算是在音樂方面有一些基礎,使得後來在學習吉他上能夠無師自通。

  專一時初試啼聲參加校內民歌比賽,便自彈自唱以李建復的「曠野寄情」拿下獨唱組第一名,接下來只要有參賽,不論是獨唱或重唱也都拿下第一,據說使得有些學長很不爽。還記得最後一年(五年級)比賽前有人找我商量叫我去當評審,不要再上場,可是我說這是最後一次的機會了,我想留下美好的回憶耶!結果我以「鹿港小鎮」與「歸去來兮」為我的學生彈唱歲月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這是五年級校慶活動時表演的情景


  當時有一位已經認識五年的他校女生正在台下痴痴的看著我唱歌,稍後還上台獻花,更在這次的活動後不久我們就開始正式交往,成為我的初戀女友。現在呢?她還是能常常聽到我唱歌,因為她正是我的老婆大人(原來學長告訴我會彈吉他比較容易把到女生是真的…

  不可否認當時的我還蠻愛現的,除了在校內唱出一些名堂,專一時有幾位五年級的學長找我組成一個重唱組,參加當時「五燈獎」節目中的民歌比賽單元,不過很不幸我們遇到的衛冕者是已經五度三關的台大二人重唱組,在經過兩週同燈同分之後,依規定我們慘遭落敗。

  專四時,有一位隔壁班平常一起彈唱的朋友在當時民歌餐廳的大本營「木船」駐唱,有一天他因生病而找我代班,當時因為毫無心理準備而想拒絕,不過想想就這麼一次,不管是好是壞終究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
上台後相當緊張,感覺台下每個觀眾都像超級星光大道的評審一般在挑你的毛病,不過唱了幾首歌之後漸漸也就豁出去了,不管你給我0分或25分,總之我唱的爽就好。一個鐘頭過去,下來之後餐廳經理過來問我可不可以每個星期固定過來唱幾場?就這樣莫名奇妙的成為駐唱歌手。當時以我這樣最菜的資歷唱一小時酬勞為200元,累積一些名氣之後可加到500元,若已經出片成名的歌手又另當別論。不過不到一年的時間木船就倒了,當然我一直拒絕承認是被我唱倒的。

  在我唸專科的那五年也同時在進行著校園民歌與流行歌曲的世代交替,這時期的代表性人物有李宗盛、齊秦、黃舒駿、林隆璇、黃韻玲等等,幸好我同樣很喜愛他們的音樂,也因此看著校園民歌逐漸式微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感傷,因為她在我的心中已註定將永遠佔有一席之地。不同時代的年輕人會決定屬於他們的音樂,就這個角度來看其實校園民歌也是一種流行音樂,只是當時大家覺得這些校園歌曲太不同於一般流行歌曲,因此想要讓它有一個清楚的分界,甚至在當時「民歌」這個名詞也引起過一些爭議,不過怎麼稱呼都無所謂,總之必須要有一個專屬名詞出來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凝聚音樂的能量。

  木船走入歷史似乎也正式宣告民歌時代的結束,而我則因為畢業入伍、退伍入社會而告別了這段彈唱歲月,最令我傷心的是心愛的吉他不知流落何處。這一放下就是十幾年之久,直至兩年前又想抱起吉他唱唱歌,說不上是什麼心情,或許只是久埋在心中的那顆種子又發芽了吧。

這把是目前的新歡,雖然其貌不揚,卻堪稱是吉他界的名器「Martin D-28」


這把是C/P值很高的韓國琴「CORT  PW340-FM」
 

  二十歲和四十歲彈吉他唱歌,不但在畫面上差異粉大,心境上也有些不同,此時已不想成群結伴、熱鬧喧笑,只想在繁雜的生活中偶爾構築一個單純的片段,享受這懷舊的氛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MYHSIEH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